士:6:14 上主轉向基甸,對他說:「你要盡你最大的力量解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我親自差派你去。」
士:6:15 基甸回答:「主啊,我怎能解救以色列呢?我屬於瑪拿西支族最弱的宗族;我是家裏最不重要的人。」
士:6:16 上主說:「我一定與你同在。你將輕易擊敗米甸人,好像擊打一人一樣。」
士:6:17 基甸回答:「如果我得你的歡心,請給我證據,證明上主你親自對我說了話。

小貝昨天問我,喜歡當媽媽嗎?

我反問他,你說呢?

他說,你應該不喜歡當媽媽,但是遇到了,還是要把他做好做滿。

對話好像就到此結束,我沒有說甚麼。

今天讀這段經文,回想到貝的問題,以及他給我的答案,很明顯,他知道我不愛當媽媽。

比起當媽媽,我更喜歡做自己。所以我應該也讓當媽媽成為做自己的一部分,那我就會也跟著喜歡當媽媽。

在小孩剛出生後那兩年,我很難有時間做自己。那時的我,就完全是媽媽。

餵奶、無法睡覺、換尿布......,生活中,就是圍繞在小孩身上。

加上一個又一個小孩的出生,我的人生大概有7、8年的時間,全時間周旋在這四個小孩的身上。

最不快樂的兩年,是2017-2019,我沒了工作,完全是全職媽媽的那兩年。

重複的家務、照顧小孩、被小孩的哭嚎喊叫搞得我整天情緒不好,和先生的摩擦也大。

慢慢的,四個小孩都上學去,我漸漸有自己的一段時間,情緒漸漸穩定下來,也比較不會受小孩的情緒給左右。

上帝要基甸盡一切的力量去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又保證說,他會與基甸同在。

基甸不放心,要上帝給他印證。上帝後來不只一次應證,每當基甸向上帝求印證的時候,上帝就應允他。

上帝在我身邊,一直透過先生,讓我看見他活生生的印證,就在我身邊。

只是,先生是一直支持我,愛我。如他對我所說,愛不是用說的,是用做的。

後來考上暨大,讀書,現在懸在心上的,是論文。感覺,壓力很大,覺得很難完成。

這個困難,可能就如同基甸面對米甸人一樣困難吧!

但,上帝說,要盡全力去做,我與你同在。

加油!

 

願上帝幫助我,關關難過,關關過。

奉主名祈求,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士:3:21 以笏用左手拔出藏在右腿上的劍,刺進王的肚子;

 

或許原本慣用左手,在以色列人當中是不被看重的。然而,上主卻揀選慣用左手的以笏當士師,他也善用自己的特點,為自己和以色列人打了一場勝仗。上主賞賜給每個人不同的特點,有些特點或許不起眼,甚至有時可能是被輕看的,但若上主要使用他,就會使他有能力智慧去應對。想一想,我們若面對相同處境,也會有如此縝密的計畫與勇氣去實行嗎?以笏沒有輕看自己,為著完成這項計畫,他必然經過多次的演練,設定許多可能的狀態,最終能夠得到好的結果。

面對我們的生命,或許我們不像以笏一樣受呼召去征戰,但成為基督徒,卻也時常處在與這世界的衝突中。士師以笏的作為,或許可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善用自己所擁有的特點,將劣勢轉換成優勢,在這世上作美好的見證。
 

謝謝主。我被安慰了。

昨天很沮喪,因為個性使然,回南投與in因為小孩洗澡刷牙拿東西的事情,有爭執。再加上他在我面前,背對著我放屁,讓我整個上火。

雖然我們溝通過、他也解釋了,但我依舊低潮一整天。

主要是因為,我覺得脾氣壞的人很吃虧,似乎甚麼都是我們的不對。

我想到我的路跟佑,也是遺傳我的壞脾氣,他們跟我一樣吃虧。

以笏(ㄏㄨˋ)的左撇子在當初不見容於社會,但上帝使用他,讓他有勇有謀,為主做事。

我們也是可以的。我也要鼓勵小孩,雖然我們無法馬上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總是能為上帝做點事情。

可能,有時候壞脾氣也是能有其優點,讓我們能夠逆轉勝的關鍵。

希望上帝幫助,讓我,路佑,都能夠有逆轉勝的機會。

為著今天許多的事情禱告,願上帝幫助我們,有力氣一一完成。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23:11 你們要謹慎,要愛上主─你們的上帝。

 

生活中的誘惑很多。

上主提醒以色列人,不能與外族通婚,不能拜其他的神。

這是在非同溫層當中,很可能會做的事情。

我也常在想,我在非同溫層中,要怎麼做才能見證上帝。

主要是想到,與人和睦相處。

與每個人做朋友,真誠的關心對方。但我也知道,其實我是很邊緣的人XD。

一直愛上帝,也用上帝愛我的方式,愛每一個人,特別是邊緣的人。

願主幫助,讓我慢慢地匍匐前進,完成工作與學業。

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默想:

在群體中,我是否也曾覺得自己是被分隔開的小群呢?我如何面對這樣的景況?

書:22:26 所以我們造了一座祭壇,不是要獻燒化祭或祭物,
書:22:27 而是要在你我之間,以及世世代代,作為證據,證明我們確實在上主的聖幕裏獻了燒化祭,以及其他的祭物和平安祭。我們敬拜他,免得將來你們的子孫說,我們的子孫跟上主無關。
書:22:28 這是我們的主意。要是將來真的發生了這事,我們的子孫就可以說:『看哪,我們的祖先造了一座祭壇,跟上主的祭壇一樣,不是要獻燒化祭或其他的祭物,而是要在你我之間作為證據的。』
書:22:29 我們絕不會背叛上主,或造祭壇去獻燒化祭、素祭,和其他的祭物,違背他。除了在上主─我們上帝的聖幕前的祭壇外,我們不造任何祭壇。」
書:22:34 呂便人和迦得人說:「這座祭壇向我們作證,證明上主是上帝。」因此,他們叫這座壇為「證壇」。

邊緣的小群體在大群體當中,總是被忽視與不討喜的。

讀到約書亞記呂便人和迦得人對上主做一個祭壇,證明他們這個小群體雖然被迫離開大群體,但他們以及後面的世代,仍是屬於上主的。

心中甚是感動。

離開牧會現場後,再加上去暨大上課,一來高興自己離開同溫層,可以在非同溫層中比較了解非基督徒的想法。但二來,在非基督徒的群體中,我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是這個大群體當中的邊緣人。換句話說,沒有知心、可以信任的朋友。

不時的感覺到小小的沮喪,但也知道,接受事實會對我比較好。

很難再找得到好朋友了,這是事實。

在教會圈,因為自己的牧師身分,本來就難找得到朋友。

在非教會圈,也因為自己的牧師身分,被當作很奇怪的人,哈,更難找得到朋友。

慢慢的,也就習慣,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的家人,以及枕邊的愛人。

上帝很妙,透過這段經文對我說話。

重要的,是建立信仰,在家庭當中,尊主為大。

還是要回到家庭中。

至於是甚麼大團體、小團體,都不太重要了。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默想:

150多年前,外國宣教師們因著信,在還不認識台灣,不知道台灣位於哪裡的時候,毅然地回應上主的呼召,來到這片土地,並在此生根結果。今日的我,如何承接與回應宣教的呼召與使命,憑信心繼續往前行呢?

祈禱:

賞賜產業的上主,感謝祢,在祢的計畫中將我所需要的賞賜我。我所需要的是,以信心的眼光去看見,勇敢去承接祢為我所預備的一切。奉主名祈禱,阿們。

 

今天的經文非常的長,約書亞記13-19章。

敘述以色列人到迦南地之後,開始在分配土地,然而有些土地還沒有占領下來,他們憑著對上主的信任,去到那裏也佔領了那地。

先撇開佔領、當地人怎麼辦這件事情不談。來看一個有意思的,就是今天的默想跟禱告。

是早期宣教師來台灣,根本不知道台灣是甚麼就憑信心來台宣教。

150年過後,基督徒與早期相比,多了很多。

回來看自己和家庭。

我們一路從路上,以為從此之後就會定居在那裏,沒想到,10年後,轉個彎,來到台北。

明年,也就將滿4年任期。在台北的生活,似乎也慢慢的穩定下來。

我們都不想再搬家,因為搬家很累,適應環境也是頗辛苦。

但是誰知道前途的光景呢?

誰知道上帝會怎麼帶領我們前面的道路?誰知道上帝的心意呢?

若上帝要我們離開,我們也要順服,而且要清楚祂的旨意是如何。

現在只求,以目前的生活中,小孩能夠適應每一個地方的生活,

無論是在哪裡,都求上帝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以及心中有強烈的平安。

願上帝也保守我們今天的工作,以及身心靈。

奉主名求

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11:16 約書亞佔領了那一帶所有的土地,包括北方和南方的山區和丘陵,歌珊全境和南方乾地,以及約旦河谷。
書:11:17 整個地區的範圍,南邊從以東附近的哈拉山起,北邊到黑門山南部黎巴嫩谷的巴力‧迦得為止。約書亞跟這一帶地區的諸王爭戰了很久,終於擒獲了他們,把他們處死。
書:11:18  
書:11:19 惟一跟以色列人講和的城是希未人住的基遍;其他的都被征服了。
書:11:20 上主使那些城的人決心跟以色列作對,好使他們全部被毀滅,被屠殺,不蒙憐憫,正像上主命令摩西的。
書:11:21 那時,約書亞毀滅了住在山區的巨人族亞衲。這一族住在希伯崙、底璧、亞拿伯,以及猶大和以色列的山區。約書亞徹底毀滅了他們和他們的城。
書:11:22 以色列境內沒有留下一個亞衲族人,只有在迦薩、迦特,和亞實突還有一些殘存的。
書:11:23 約書亞照著上主命令摩西的話征服了整個地區。他把地分給以色列人,每支族一份。於是全境太平,沒有戰爭。

 

這兩天因為問卷的事情,心情高低起伏。接著在昨天,忙完小組方案的功課後,就覺得自己欲振乏力。

沒有力氣再工作、讀書、做飯,覺得累累的,然後昨晚陪睡之後,就一覺不醒。

深深覺得自己得罪上帝,也讓自己的心情、身體跟著遭殃。

需要慢慢地再恢復力氣。

當約書亞南征北討,獲得勝利後,他的心情是如何?

雖然約書亞照著上帝所指示摩西的話去做,但也看到,他雖然無役不勝,但也有看到很多無辜的百姓在這些戰役中過世。

看到這些,感覺很可憐。

極其無辜。這是我心中的感受。

就像是我的孩子,很多時候也極其無辜的,被我內心的情緒擺動給影響。

他們也是極其無辜。

我需要再安靜一下,好好的安靜,在上帝面前悔改。

也需要,重新再出發。

願主幫助,讓我在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都尊主為大。

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10:6 基遍人傳話給在吉甲營地的約書亞,說:「不要袖手旁觀,請立刻來幫助我們!援救我們!所有住在山區的亞摩利王都聯合起來攻打我們了!」

心臟批剖跳。

因為問卷設計,因為工作需要。兩者結合,卻也造成後面的極大問題。

因為誤解同工的意思,也因為同工誤解我的意思,以至於事情變得很大、很慘。

昨天晚上,因此睡不著。

這種意外的高調,讓我心情很沮喪又擔心。

一念之差。如同昨天的新眼光所說的。

親愛的上主,我總在最關鍵時刻,一念之差就做出了讓祢不悅的事。但我相信,凡事都有祢掌權,沒有一件事超出祢的意料之外。我願以悔改的心,重新與祢立約,願榮耀都歸祢。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今天開始為期一周是被罵的關鍵。

希望一切沒事,我也不想有事。

我願意向上主悔改,因為手術之事、指導教授之事,得罪上主。在生活中,也常在言語上得罪人、得罪主,求上主垂憐。

我願悔改,願上主接納。也求上主讓我記取教訓,在未來每一天,以榮神益人的方式,過每一天生活。

願主垂聽禱告

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26章完整記錄耶穌受難的過程。

先是祭司長等人密謀要殺他;

接著是一位女人用珍貴的香油膏抹在耶穌的身上;

接著是耶穌與十二個門徒一起吃逾越節的晚餐,打定主意出賣耶穌的猶大也在其中;

然後耶穌與門徒去客西馬尼園禱告;

後來有一群人來抓耶穌,猶大以親吻耶穌做記號暗示耶穌的身分;

最後耶穌被帶走,彼得不認主。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程,耶穌經歷被最親近的人最尊貴的對待、背叛、身心痛苦、不得不面對死亡。

生命最難的滋味,他都嚐過;最可口的滋味,他也嚐過。

我不是耶穌,但多少也嚐過生命中酸甜苦辣等不同的滋味。

只是,在哀說很難受時,似乎,這難受的程度,遠不及耶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7GnpBXCOs

美妙主耶穌,萬有祢眷顧,
祢本是神成做世人;
主我所信仰,主我所尊崇,
我歡喜主做我君王。

青翠的草埔,樹林的甘露,
春天美麗樹木草花,
攏不及耶穌,攏不及耶穌,
祢互我憂傷變快樂。

美妙的君王,萬邦所敬奉,
為著我罪歡喜降世;
榮光及尊貴,恩典及慈悲
永遠到永遠攏屬祢。

永遠到永遠攏屬祢

願上主被尊崇,願主耶穌被高舉、願聖靈常住與保護。

願台灣、世界,在疫情之中,看見生命的有限,以及造物主奇妙的作為。

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24:3 災難和迫害
太:24:15 大災難
太:24:29 人子的來
太:24:32 無花果樹的教訓
太:24:36 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
太:24:45 可靠和不可靠的僕人

 

隨時都會有災難,耶穌也隨時都會再來。

隨時的那日子沒人知道,也隨時都得預備心、準備好。

只是。

日子一天一天過,感覺很難隨時都準備好一切。

有太多難以預備的事情,有太多無法猜測得到的狀況會發生。

只求每一天,上帝隨時幫助。

也隨時讓我們帶著盼望,等候救主臨到。

工作太多、作業太多、時間卻太少。

願上帝憐憫我這軟弱的人。

也幫助我,看見生命的美麗,不在於這些外表的成就,而是看見一家人和睦相處,

看見家人平安過每一天。

願上主賜福在每一個家人的身上,也使我有足夠的勇氣,

面對每一天的困難和挑戰。

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22:8 然後他對僕人說:『我的筵席已經擺好,但是先前所邀請的人不配享受。
太:22:9 現在你們到大街上去,把碰到的人都請來赴宴。』
太:22:10 於是僕人到街上去,把看到的人,無論好壞都請來,使喜堂上坐滿了客人。
太:22:11 「國王出來會客的時候,看見一個人沒有穿喜宴的禮服,
太:22:12 就問他:『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個人一言不答。
太:22:13 國王就吩咐侍從:『把他的手腳都綁起來,扔到外面的黑暗裏。在那裏,他要哀哭,咬牙切齒。』」
太:22:14 最後,耶穌說:「被邀請的人多,但被選上的人少!」

 

即使受洗,也不見得能進去上帝的國。

即使看起來是很有模有樣的基督徒,也不見得有穿上禮服見上帝。

被邀請人多,被選上的人少。

沒有對錯,也不是靠努力才能夠得到。

只能盡力。

至於是否被選上,全憑上帝的旨意。

在忙碌之際,工作、功課、家庭,願上帝仍保守我們的身心靈。

看見不公不義時,我們仍能伸手。

聽見哀鳴痛哭時,我們仍能擁抱。

願信仰的生命,繼續活在我們生命中,也以此,帶領孩子們認識上帝、經歷聖靈。

願細水長流,成功不必在我。

奉主名求,阿門。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