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兩顆種子
參考經文:《馬可福音4:26-34》
26 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27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28 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29 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30 又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31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 32 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 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34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
u前言
聖詩488首《透早去撒好種》歌詞寫到:
1.透早去撒好種,用慇懃與熱情,日晝去撒好種,半哺亦無停,得吞忍到稻熟,寬心聽候收成,就能歡喜吟詩,五穀收回來。
[和]五穀收回來,五穀收回來,就能歡喜吟詩,五穀收回來,五穀收回來。
2.好天去撒好種,風雨亦不倘停,雖然黑雲遮密,亦是當向前,工夫若做清楚,即時就倘收成,就能歡喜吟詩,五穀收回來。
3.照常去撒好種,做工甘願服勞,雖然遇著危險,不肯半路息,苦工若做清楚,救主就來接我,就能歡喜吟詩,五穀收回來。
作詞者將農人農忙的生活與心情描寫得非常貼切!的確,在鄉村,每個農人不分早晚、晴雨、週間或假日,他們每天都到田裡用慇懃與熱情細心地照料他們所種植的農作物,為的就是在收成期,能有好收成,可以將五穀收回來。
每年六月下旬開始,就是農人進入忙錄的第一季作物收成期,家家戶戶共同引領期盼的,不只是可以大豐收,更希望這些作物能夠賣得好價錢。然而,有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一陣又一陣的大雨,已經將花生收成好、放在自家門口在曝曬的農人,這時就非常地不得閒了,大雨前只要稍不注意、沒有趕緊將帆布蓋在正在曝曬的花生上頭,這些好不容易已經快要可以曬乾的花生,經過雨水的洗禮後,又會開始冒芽。如此一來,忙錄一季的收成就會全都前功盡棄,不只沒賺錢、反而慘賠。
這樣的景象,在鄉村時常發生,因為農夫雖能掌握撒種、施肥、除草、去蟲害、澆水、收成時間,但在最後能否大豐收,卻不是農人們可以決定的!關鍵還是得看老天爺的臉色。即使如此,在鄉下農夫們還是不向命運低頭,他們永不放棄,無論得或失,只要時間到了還是繼續下田勤奮工作,從年輕做到年老,從筆直、健壯的身體做到折腰、背駝。農夫們所展現的堅強生命韌度和堅持到底的決心,同時也是耶穌用兩顆種子的比喻,教導門徒上帝國的道理。
u兩顆種子的比喻
耶穌說,一顆種子的發芽、生長和結實,靠的不是撒種的人的努力而已,因為這個人連這顆種子的將來會怎樣,他也不知道。一顆種子的發芽、結實,實際上是土壤自然而然地使它生長、結實;使種子生長、發芽的不是操之在人,而是操之於上帝。
至於芥菜種,在它還沒埋進土壤前,是世界上最小的種子,有誰能想像得到,當他被播進土壤、漸漸長大後,最後竟然可以長得比任何蔬菜都還大,甚至連飛鳥都能躲進他的葉子下築窩!
所以,是誰讓種子可以順利長大結實累累、及至到了收成期,可以用鐮刀將之收割下來?是誰讓不起眼的小芥菜種長成超乎人所想像的大菜蔬?答案都是同一個:上帝。
u謀事在人、成事在神
為什麼馬可福音的作者把耶穌教導門徒的上帝國比喻寫出來讓大家知道?原來當時在初代教會中,信徒們不解:大有能力的上帝為何連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卻沒有伸手救耶穌?耶穌說當他復活、升天後,上帝國不久後會降臨,怎麼上帝國遲遲還沒來,他們得不斷遭受從羅馬政府而來的迫害?就生活、就信仰,信徒們無不感到失望難耐,久而久之,對於上帝國的實現連一絲絲信心也消失殆盡。
耶穌似乎早就知道,在他離開以後,門徒們會對生活感到無力與挫折,對上帝國更是失去盼望,因此他用比喻提早向門徒勸勉,讓他們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神。
以人的眼光來看,上帝國的建造好像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上帝國的成就,是上帝、而不是我們。就像是農夫們無法決定天氣的好壞、只能盡己所能努力工作,豐收與否得靠老天爺賞不賞臉;但是,一旦天公作美,天時地利人和下,農夫們自然有機會看到上帝親自讓土壤與天氣使植物生長、結實、發芽、吐穗、最後結滿子粒,農夫們最後就能夠笑呵呵地下田收割、收回五穀。
此外,耶穌還要大家不要小看上帝,對上帝要有信心。有誰能意測得到小小的芥菜種竟能長成大大的蔬菜?上帝卻在那看起來不起眼的小芥菜種身上,注入無限的生命力,不只幫助它成長,更讓這小小的一顆芥菜種跌破大家的眼鏡,成為最大的葉菜。耶穌要信徒不只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神;還要大家不隨便看衰上帝,因為上帝會怎麼成就祂的旨意,沒有人知道。
u繼續做工、奉獻所有
從初代教會到現在,基督教信仰至今能廣傳二千多年並歷久彌新,耶穌的話對當時初代教會軟弱的信徒來說,真的產生功效,讓他們有力氣再站立,願意繼續做工、永不放棄為上帝國的實現而努力。同樣大有能力的話語也是一代傳過一代,幫助不同時代的基督徒存共同的盼望—上帝國早日臨到,並忠於本份、用百般的方式分享福音的好消息。
每年六月第三個禮拜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工奉獻主日,長老教會邁向2015年宣教一百五十週年,一路走來都以1.宣揚福音、2.培育上帝的兒女、3.愛的服事、4.社會改造、5.關心受造界、6.福音與文化等六個層面落實「上帝國宣教」為目標。如此的目標,同時也應該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共同的「終身」宣教職志!並時時用獻工、獻身、獻金的三獻行動,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恩典與祝福。
盼望耶穌的兩顆種子,也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使我們記得做工時謀事在人
、成事在神;也不忘記繼續做工、奉獻所有。
u討論題綱
1.請分享一件你努力已久、卻功虧一簣的事情,當時的心情如何?
2.請分享一件上帝幫助你圓夢的故事,這件事對你後來的影響為何?
u代禱事項
1.為總會各部門同工在策劃、推動、執行各項宣教事工時,有更多的教會與基督徒願意一起獻工、獻身、獻金。
2.為眾教會或信徒每一次的福音行動,都有聖靈的感動及帶領,不怕遭遇困難,願意繼續做工、永不放棄代禱。
u祈禱文
天父我們謝謝祢,從過去到現在,祢的話語永遠長存在每個時代的基督徒心裡,並成為眾人願意為主做工的動力,即使遭逢挫折,還增添我們生命的韌性,不被環境給擊倒。
我們祈求你,不過於看重我們自己的能力、也不過於看重我們自己的有限。求祢讓我們在每一次獻工、獻身、獻金的服事中,都能歸榮耀給祢;也求祢拓展我們有限的生命境界,讓我們每每在仰望祢的同時,都看見祢自己親自成就我們眼中所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求祢垂聽我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u行動參考方案
1.在總會事工奉獻主日這天,盡己所能奉獻你自己所有的,有份於上帝在台灣的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