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投了一篇稿子給公報社,分享路上課後陪讀班的心得。


路上教會開始做「課後陪讀」工作是自2005年起,從前任傳道開始,2007年8月由我接手繼續做下去,並有一名從政府多元就業方案申請來的陪讀員,協助「課後陪讀」的工作,但當時正逢學生放暑假,因此課輔班停擺一段時間,直到9月開學後,學生才又一個個回籠回來。

路上教會所在的社區中只有一間國小,受到「人口外移」的影響,這間小學每年級僅剩一班,雖然是迷你學校,卻是教會課後陪讀班學生的主要來源。會選擇留在路上的青、壯年人,過去普遍書讀得不多、手上工作以勞力賺錢、結婚對象是外籍配偶、父母親則為高齡且不識字的老人家,因此,路上社區近十年所出產的下一代,很多都遇到媽媽看不懂國字、爸爸不會算數學、阿公阿媽更沒辦法教......的問題。另外還有小朋友的外配媽媽,已經跟父親離婚或棄家,爸爸成天喝酒、沒有工作,阿嬤則得身兼父職、母職。七、八十歲的阿嬤說,她們根本就管不動小朋友,叫小朋友做東、他們偏偏往西跑,阿嬤生氣到想要打他們,小朋友年紀小、跑得快,阿嬤才轉身要拿棍子打人、他們就一溜煙騎著腳踏車不見了......,學生的家人不僅沒辦法陪著他們唸書,連品格上的教育都束手無策。

後來跟這些學生漸漸接觸後,我發現學生不但耐不住性子寫功課,連講話都在比大聲,甚至三字經等髒話也都不離口,說謊更是家常便飯!除此之外,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也會抽煙、還用注音寫三字經的髒話罵我、或者動不動就罷工不寫功課……。這些學生天天都讓我有不同的「surprise」,有時喜、有時怒、有時讓我難過到流淚禱告、也時時讓我經驗上帝奇妙的作工,也因此我從「課後陪讀」體會到,這不僅僅是「陪伴讀書」而已,更重要的是「生命陪伴」的信仰功課。

透過陪伴,我看見高年級的學生後來願意教低年級的學生寫功課、一字一句的教他們唸故事書、完成故事學習單;透過陪伴,學生也甘願趕快把功課寫完給老師檢查,以換得10分鐘玩電腦的時間。藉著禱告,上帝在今年預備另一位新的多元陪讀媽媽、也預備資金給教會,讓學生從今年起,可以每天在教會晚餐,還可以在教會上鋼琴課。藉著禱告,小朋友彼此之間雖然還是會有衝突、與我或陪讀老師雖然還是會有摩擦,但是看著他們下課後喜歡來到教會寫功課、玩耍,放寒假時願意報名參加教會的冬令營活動,我心裡真是由衷的感謝主,祂讓我們的生命,彼此陪伴、彼此成長。

雖然人力有限、資源有限,但是在課後陪讀班中,真的是讓我天天都有sruprise,也扎扎實實的經驗上帝奇妙、豐富的預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ihong 的頭像
    elihong

    格子坊

    eli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