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二十八歲對我來說,是一個成熟年齡的記號。過去大學實習時,遇上的主播都是二十八歲左右的新時代女性,當時對我這個黃毛丫頭而言,總是很羨慕很羨慕她們的優秀,同時也期許自己若到了二十八歲這樣的年紀,也能夠這麼的讚!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這樣過了,大學畢業那年,自己才二十二歲,沒想到,會在展望會度過人生的五個年頭,一晃眼,自己竟然就二十七歲!接著,果決的跟著神的腳步,離開熟悉的工作場所,進入神學院,糊里糊塗的過了一年神學生的生活。更沒想到,自己的二十八歲生日,會是在英國度過,身旁出現幫我慶生的臉孔,不是我所熟悉的朋友、家人,而是認識不到一年的怡娟和宗元,以及Kate和Mike。
將近九點,門外的怡娟和宗元開始有動靜,他們在廚房神秘的工作著,不讓我進去,直要我進房再睡覺,於是我就順他們的意,待在房間一邊蹲馬步、一邊讀聖經靈修,等到他們要我出去,知道嗎!出去時竟然有滿桌好吃的食物、以及準備好的卡片、禮物,就在旁邊的小桌子上等著我去拆開來。
我感謝他們兩人給我的所有預備,小禮物和小蛋糕是他們兩人神秘討論後,給我的驚喜!我感謝他們如此的貼心,慶祝我的二十八歲生日,另外,教會和TOL也寫了卡片給我,Marian也送我一盒巧克力,這一切的恩典,我只能用感謝主,來表達我衷心的謝謝。
中午十二點後,Kate來接我們,準備要帶我們去遠方的一個公園,參加印度的一個嘉年活動,我看著戶外太陽露臉,於是只帶著自己的薄襯衫出門,沒想到,一到公園後,發現風可是強得很,那裡也不像是我想像中的嘉年華,而是類似一個露天的遊樂場所,一邊是擺滿了我們在六福村可以看見的刺激性遊樂器材,另一邊,則是有很多的攤販,具體來說,有點像是我們在台南看的燈會現場,有吃喝等等賣東西的地方,因此,完全不像是我們在電視上常見的嘉年華會,因為是印度人的關係,風味非常的印度,參加的人也多數是印度人,其中也參雜著不少的巴勒斯坦人,雖然我想要買印度人的衣服或者是鞋子,但是想到並沒有很適切的場合可以穿他們的衣服,所以作罷!我們也在那邊吃了印度餐食物,因為很多攤販,那裡賣的東西很多是炸的,我吃的是心驚膽跳,因為自己早上吸收的卡路里,已經是相當的充足,吃到油炸的印度食物,一來擔心卡路里,二來擔心臉上又會冒痘痘,唉~
那裡的天氣持續的變冷,風相當的大,我簡直是冷到不行,頭也相當的不舒服,感謝主,Kate的車上帶著兩件外套,所以她可以借我一件外套,讓我可以保暖。我在那裡買了一個很漂亮的戒指,只有
我們在那裡呆到快五點半,然後天空就開始飄著細雨,我們就回到車上,討論著晚上的行程。Kate誠心的說要為我慶祝生日,我們邀請Mike和我們同往,目的地就是中國城的餐廳,因為我們想要吃中國菜,神奇的是,他帶我們去吃中國菜吃到飽的地方,週六的晚餐一個人要花
很愉快的享受一頓晚餐,很棒很棒,想念台灣的心,在吃到中國菜的那刻,剎間得到釋放!食物的魅力真是大!平常過生日,都是好友替我慶生,先前慈惠姐也是會,今年,身邊的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們卻用愛心招待我,自己彷彿是個小公主,讓他們招待!我們這群人,我的年紀最輕,雖然Kate和Mike和我一樣是28歲,不過做事態度相當的成熟穩重,相當好!
我似乎遺忘了一些工作的感覺,逐漸習慣當學生的日子,被招待著、悠閒的過日子!這一年,不曉得會如何?會經歷二年級與三年級的生活,二十八歲,希望身邊的朋友家人都平安,雖然不盡可能,但總希望,上帝賜給我們足夠的勇氣,可以面對生活當中一切的困難!
這是我的希望。
格子
...........................................
七月的最後一天,三十一日星期日。
今天早上在教會,有一場蠻特別的禮拜方式,座椅圍成圓形,代表著我們一同坐在一張桌子上,與主同坐席。Kate用很有創意的方式在帶領一場禮拜,使用相當多不同的道具在每場禮拜中,當她問起老奶奶們的感受,有的人說感到很平安,有的人則直接說他不喜歡座位這樣子擺成圓形,Kate似乎不被會友的感受所影響,她強調上帝現在的確臨在,在禮拜堂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她強調一個敬拜的意義,不受傳統束縛、會友的情緒所左右,我想,她把禮拜的意義,弄活了。
今天的主題有兩個,實質應該說是一個,就是「活水」。以賽亞書五十幾章那裡提到活水,一位長老讀完聖經章節後,Kate拿起一壺溫水,緩慢地倒在水盆中,邀請大家輪流到桌前將雙手浸在水裡,同時她會拿起一條長毛巾,為大家擦手。輪到我時,讓我想到今年受難節,在學校被洗腳、擦腳,雖是身體不同的部位,但是意義卻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另一個聖經節,則是馬太福音五餅二魚的故事,輪到另一位長老讀經,接著,Kate把預備好的五條土司麵包、兩條生魚、五條烤好的沙丁魚,放在圓桌上,一樣的,也要我們往前去,拿起任何一塊我們想吃的麵包,(她負責切),用手抓一塊烤魚肉,要我們現場吃了起來。聖詩穿插在禮拜程序中,一個多小時內,禮拜即結束,和往常一樣,來杯茶或咖啡彼此聊天問安,不一樣的是,昨天是我的生日,他們圍著我唱生日快樂歌給我聽,送我卡片,讓我再快樂一次。
禮拜結束後,我們和教會幾個奶奶、Kate一起到附近的公園餵鴨子,Kate帶著過期的麵包,帶我們到湖邊,似乎是要把今天禮拜的精神,透過餵鴨子,以實際的行動將今天的禮拜主題做一個完整的Ending。因為餵鴨子前,她提到我們面前的湖,代表著耶穌的活水,我們手上的麵包,則是五餅與二魚,我們餵食的動作,則是一個象徵行動的動作,很快樂的餵完鴨子,我們就分道揚鑣,各自回家裡休息。
究竟禮拜當中,牧師、長老、信徒,各自在扮演什麼角色?各自又帶著什麼心情來到教會中?離開教會時,每個人又是帶著什麼心情離去?我相信這個答案有千百種,要很準確的知道每個人的所得或所想,一定有困難度。就拿自己來分享吧!
我是帶著一個有點想晚一點到教會的心情去參與禮拜的,不過仍舊是和宗元、怡娟三個人在禮拜前一個小時就到教會了,幫忙一些會前準備工作。禮拜前半小時,許多老奶奶就已經做好在位置上,聊天、說話、或者看一小段錄影的東西。我看著老奶奶來教會的感覺,似乎有種迫不及待的心情,他們迫不及待要來教會,應該不是迫不及待要聽上帝的話、享受禮拜,而是迫不及待要見到其他的姊妹,和他們聊天,心靈交流一番。
音樂開始後,代表著禮拜即將開始,大家陸續安靜下來,我觀察大家的神情,有開始嚴肅起來,似乎有一種無形的氣氛,在制約著大家的臉部表情,在框住一個神聖的時刻。無論禮拜的內容是什麼,結束後的會友,得到什麼?以我來說,我挺欣賞Kate有創意的禮拜設計,她講道的內容吸引我嗎?大概是沒有,但是今天在洗手時,她體恤的把溫水拿到行動不便的老奶奶面前,為他們洗手,這一刻,讓我感受到一個牧者的謙卑。
格子。